看待寂寞的方式
一锅炖不下

今天重读了里尔克《给青年诗人的十封信》中的第四篇,不愧是诗人,写出来的信同诗一样美。

里尔克在信中首先谈到如果真诚地依托自然,对渺小的事物有着广阔的敬畏和信赖,那么和解会发生在理智退却的时刻,发生在最深的意识、觉醒与悟解中。我想这句话是在说什么呢?有点玄妙,让我无法用简单的言辞把它表达出来,但或许正是这份玄妙让人沉思,也因为这种玄妙,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,那么它其实是一个引子,引导一种思想的生发与成长。

面对年轻人在来信中向他提出的问题,他说对于年轻人而言,一切都在开始,对于问题要多多忍耐,要去爱这些问题本身,不要太过急切地去寻找现在还不能得到的答案。终有一天,生活本身会抵达能了悟这些问题的境界。他看待问题的方式很不一样,他把问题看作是一种珍贵的东西,这真是奇怪又令人惊异。而我总是把问题当作一种麻烦的事物,有时遇到问题我只想不费吹灰之力地尽快解决掉,这样会平白在心里造出许多冲突。

还说到关于信任的问题,对于从身体里产生一切幸福的或窘困的体验,都要以广大的信任领受,不要憎恶。这大概是在说不要抗拒生活中的一切体验,要以虔敬的心接受它们。

“可是分内的事都很难;其实一切严肃的事都是艰难的,而一切又是严肃的。”什么是分内的事呢,我想可能是在说一切细微处的修养吧。为什么一切都严肃而艰难呢?前面为什么又说如果通过寄托自然,通过在渺小里体悟广大,一切都会变得更为轻易呢?这两种说法矛盾吗?也许严肃是意在唤起对生活的敬畏,而轻易是通过体悟自然中真的那部分东西,可以不被这种严肃压垮,能撑起自我所担负的那个世界。

“同样搅浑的,是那些生命借以自新的一切深的、单纯的需要。”如果不再敬畏这些需要本身,把它们当作实现另外一些目的的手段,那么就算是搅浑了吧。

“亲爱的先生,所以你要爱你的寂寞,负担那他以悠扬的怨诉给你引来的痛苦。你说,你身边的都同你疏远了,其实这就是你周围扩大的开始。”寂寞是一种怎样的东西呢?通常而言,似乎是一种不太愉悦的体验,它往往伴随着执取某些事物以稳固自身的冲动,还伴随着不安感,程度更深时还伴有恐惧,对自己存在的不坚定的迷惑。

好像懂了些什么,又好像没懂。我有点烦躁。但是我随即又想起里尔克告诫我的的话——“要爱这些问题”,的确,不应狂妄地认为可以理解一切,带着这些迷惑慢慢地生活,自会得到了悟。